4月29日-张晓兵教授-高性能荧光识别体系设计及生物传感与成像应用研究

发布日期:2015-04-27发布者:李艳艳浏览次数:124

讲座题目:高性能荧光识别体系设计及生物传感与成像应用研究

主讲人:张晓兵,湖南大学教授,杰青

主持人:田阳 教授

开始时间:2015-04-29下午2:00

讲座地址: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510

主办单位: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

报告人简介:张晓兵,教授,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核酸适配体湖南省工程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为荧光分子探针和荧光生物传感器。曾获2001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8年中国专利优秀奖及2013年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近6年发表论文包括J. Am. Chem. Soc.5 篇,Angew. Chem. Int. Ed. 3篇,Anal. Chem. 20篇等,4篇论文为ESI高引论文(1%TOP),4篇论文他引超过100次,单篇最高他引201次。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973”计划课题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项目。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2011年获湖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报告摘要:介绍张教授课题组在小分子荧光探针和功能核酸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涉及有机小分子的荧光探针应用,分子结构优化、采用比率策略到构建检测-清除双功能一体化的探针体系以及功能核酸探针体系和利用纳米技术实现模型核酸的细胞内输送等三部分内容。这些研究工作设计巧妙,构思新颖,为生物分子高效、快速、方便检测提供了新方法。通过优化探针分子结构以提高其选择性、增强了荧光强度,利于生物成像,进而提出了将光诱导分子内质子转移化合物用于荧光沉淀底物设计,成功的运用到细胞内的H2S双光子成像上。此外,利用酶切循环放大技术提高了功能核酸探针的灵敏度,结合纳米技术实现了模型核酸的细胞内输送。利用滚环放大构建了多功能DNA纳米花,实现了模型核酸的细胞内输送,结合FRET进行药物治疗。

返回原图
/